【信息时间 :2017-12-15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一、创新目的
在中央1号文件连续十多年聚焦农业工作,并在2014年提出发展“家庭农场”的号召之时,越来越多的本地农民在市、区、镇三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加入到家庭农场主的行列。松江区石湖荡镇共有家庭农场主128名,经营着16561亩田地。镇党委统战部门充分认识到这一群体的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他们提升政治觉悟,听党话、跟党走,始终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鼓励他们在社区中树立良好形象,奉献爱心、回馈社会,积极参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通过党委统战部门的引领和他们自身的努力,这部分农民在成为家庭农场主的同时,也已经逐步形成在农村地区收入、威望较高,受人尊敬和认同的乡贤群体。
二、主要做法
一是引导立业致富。镇统战部门经常连同农业服务中心实地走访,了解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状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家庭农场的经济作物做出特色、做出水平,跟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为解决家庭农场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等现实问题,通过党员代表大会、人代会等场合积极向政府建议加大农业财政扶持力度,将家庭农场的水稻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机直播补贴、农药补贴、深翻绿肥补贴等进行体系化的设计并落实到位。在农产品种植方面,镇统战部门在农业部门的协助下,组织开展“比技术,比贡献”活动,通过互助互比活动,挖掘、培育本镇家庭农场示范点,为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发展打好基础。在农产品包装、销售、品牌营销等方面,镇统战部门积极推动农业部门出台落实相关政策,鼓励农场主们整合资源,做强品牌,利用“互联网+”优化农产品营销,通过统一销售平台把石湖荡农产品向全国推广。
二是引导立志成贤。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团结作用和教育功能,组织家庭农场主开展多项活动。镇统战部门与组织部门一起,积极推动开展走访慰问、送书送教、组织参观等活动,引导家庭农场主树立乡贤意识,学会用更理性、更平和视角看待身边社会问题,以乡贤身份为社区发展做贡献,向社区传播正能量。利用社区党校等阵地对家庭农场主进行专题培训,引导他们坚定走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信念。利用农场主技术培训会、家庭农场主例会等机会,积极向家庭农场主推荐优秀人物事迹,着力发挥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引导农场主们真正做到勇于担当、务实创新,立足岗位、奉献社会。
三是引导立德为人。为了让统战工作更大程度发挥促团结、增和谐、聚共识的社会作用,镇统战部门还围绕“致富立德”组织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如考察调研活动、建言献策活动、扶贫帮困活动等,让更多的农场主关心社区建设。在“3.5”学雷锋日和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里,各村都邀请家庭农场主参与活动,包括农村发展座谈会、困难家庭走访慰问、关爱老人生活等,引导家庭农场主为新农村建设、改善村民生活环境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困难村民送去温暖。
三、工作成效
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引导和熏陶,在石湖荡的128名家庭农场主心目中,回馈社会、感恩社区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理所应当的观念和行为,他们有的提供学习参观的场地,为青少年启迪科学的萌芽;有的手把手指导农活,让人们体验劳作的辛苦和甘甜;有的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共治,以自身的善心善行推动社会正能量不断弘扬和扩散;有的专研农业技术和现代经营模式,通过提升农业附加值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一是“农业也能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家庭农场主沈万英, 2012年成立上海源江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万英”商标。她积极响应镇里发展家庭农场的号召,辞去城市白领工作回乡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建立机农互助点,以“机型互补、作业互助”的形式带动邻近5户、1005亩家庭农场,形成了石湖荡优秀家庭农场发展的示范效应。沈万英以现代企业管理观念管理家庭农场,“万英”品牌农产品通过了无公害认证远销全国各地,稻鸭米、青团、糯米糕等周边产品在上海也颇具知名度,甚至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沈跃跃也曾亲临视察,给予了很高评价。2016年,沈万英的家庭农场总收入达到50万元。她多次到网格、村、镇为党员群众上党课,通过对上海农村发展趋势的分析和自身经验的分享,使“农业也能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青年人才在她的示范带动下回乡从事农业工作。
二是带动了当地农户共同富裕。家庭农场主曹林坤,2010年成立上海佰路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对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和销售,不仅自己的净收入在2016年达到40多万元,还让村民们共同享受劳动果实,每年把刚上市、价格最贵的新米送给村里的长辈和邻居,让把土地流转的乡亲们在第一时间吃上优质的松江大米,光2016年他就送出了10000多斤。不仅如此,曹林坤还通过其组建的林坤机农互助点和自己发明的作田埂机等新型机械,帮助其他农户,带动了周围十多个家庭农场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这些奉献社会的行为,曹林坤不仅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节目,还为自己在社区中积累了乐善好施的好名声,现在村里的大事小情和各种难题,村两委都会请他一起出谋划策。
三是关爱村民生活已成家常便饭。家庭农场主顾仲珍,近年来已经把自己的家庭农场转让给儿子,她自己除了指导儿子完善家庭农场管理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开办好洙桥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洙桥村70周岁以上的老人只要每餐付上5元就可以在助餐点吃上可口的餐食,同时还能够免费在助浴点洗上一个安全舒服的热水澡。为了降本节支,顾仲珍拿出自家农场的稻米,并且动员全家种菜,确保就餐供应和良好的用餐质量。她还经常放弃双休日和节假日与村里老人一起聚餐,唠唠家常,说说乡村,让老人们安度晚年、幸福快乐。虽然这是一个赔本买卖,但她却说:“我不图盈利,也不图回报,只要看着老人们开心,我就觉得值得!”